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文论集锦 > > 正文 >

三明客家傩舞浅谈

2007-05-27 16:58 | 刘晓迎 |

在客家祖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到处都留下了古老的艺术瑰宝,傩舞即是其中之一。最早传入三明境域的傩舞当数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的傩舞。

公元955年(世宗柴荣二年),后周举兵侵扰南唐,唐主李璟首调杉关(今泰宁)将领邓植出兵。时值雨季,领兵迟到,唐王责以军法,将邓植下狱。邓植在狱中身患重病,得宰相严续准其狱外就医。邓植获知定为死罪,乘机携家眷潜逃归化北境(今泰宁新桥)张罗坑,后定居西源。而严续却因邓植潜逃之事受株连下狱,后得遇狱卒赵元德密释,只身潜逃邵武桂林飞猿岭隐居,削发为僧。公元969年(开宝二年),邓植获悉严续因受株连下狱,便劝其还俗,并将十八岁的亲身女儿许配给严续为妻,后定居大源,繁衍至今。对于傩舞何时传入大源,大源村《严氏族谱·大源舞记》载:“……据传系先祖和藩时引入,俗称跳神、跳藩僧。”据考,公元937年(南唐升元元年)严续任南唐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宰相衔),此其一;大源村的跳傩,与本省邵武(邻近地方)的跳傩不一样之处在于:跳傩队伍中,增加了由四人抬的一尊塑像,人物即是家族恩人赵元德(当年救严续的厨子),由此看来,当是这一时期传入傩舞,才会如此安排跳傩队伍。也就是说,传入傩舞的时间约在南唐后期与北宋初年,距今一千多年了。

每年正月十五、十月十五日,大源村的傩舞队都要在本村跳傩。出游踩街时,前面由两人戴弥勒佛面具,手持木鱼敲击前引,后面就是傩面队伍,成纵队偶数排列,每人头戴傩面、赤膞,下身着短裙,穿草鞋,手持一面小鼓,作敲击跳跃前行,最后是戒尺队伍,手持两根戒尺前行,压阵的民乐队吹奏着“大开门”、“红绣鞋”、“夜不宿”等曲牌。伴随着“各、各、各”“咚、咚、咚”鼓点乐曲,傩舞队前后穿梭跳跃,舞姿粗犷,给人一种古朴、神秘的感觉。现已演变成为祈盼风调雨顺、灾害不生、五谷丰登、世道安宁的活动。

其实,巫文化形态自西晋“永嘉之乱”始,随中原汉人陆续大量南迁,中原文化亦随之入明,南北文化的长期相互融合、碰撞,至今留下了许多巫文化积淀。如建宁县溪源乡大岭村的跳傩、青水畲族乡畲民的“打傩”、清流建国前的“驱瘟神”、永安貢川的“烧瘟船”等,傩舞亦是其中之一。清流县长校乡李家村的“舞大鬼”(亦叫五经魁)的产生也是受其影响所至。

大约明正德年间,清流县长校乡的船冈村(今长校乡李家村)有个老翁李得保,在含饴弄孙时受孙子们拜年面具、红布条上吉祥语的启发,制作了“雷公”、“魁星”、“判官”、“天官”、“将军”等五个面具,并教孙子们跳舞,几经完善,创作了延传至今的“五经魁”傩舞。每年正月期间,表演“五经魁”成为本村及附近村庄盛会佳期的活动项目之一,深受村民喜爱。

与傩舞出游一样,“五经魁”活动也是伴随着十番锣鼓队、香案、花棚、故事等出游。事先,由李家村李姓四大房中轮到的值首做东,精心谋划,安排好人力、物力准备工作。正月初三,做首组织“经魁出行”活动,领着“五经魁”到各户拜年,祝大家新年发财,万事如意。户主必须焚香放鞭炮迎接,并送给红包。正月十四为“盛会佳期”,在彩旗队、镇武祖师塑像和唢呐、十番、锣鼓队的引导下,“五经魁”正式出游,走在最前面的是雷公雷震子,红长脸,鹰嘴,身穿红色彩衣,左手拿着一面铜锣,右手拿九节锣锤,鸣锣开道;其后是魁星钟馗,青面獠牙,身穿绿色衣裙,手握铁笔,手舞足蹈;判官紧跟其后,黑脸长须,身穿黑袍,手摇一把铁骨白绸扇,仪态威严,癝癝不可侵犯;再后是天官寇准,黄红脸,身穿黄色莾袍,手持特制拐杖,老成持重;最后是将军李广,白脸清秀,身穿甲胄,手挥大刀,威武雄壮。队伍后面还有香案、花棚、故事、锣鼓队相随其后,所经沿途处处游客如潮,人山人海,一时万人空巷。夜幕降临,游灯活动开始,大戏上台,煞是热闹。

傩舞是古代祭仪式中的一种舞蹈,傩戏是在傩舞的基础之上发展形成的戏剧形式,傩祭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了啇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我市各地仅存少数的傩舞,自然是一项传统的文化遗产,极待抢救和保护,市博物馆在《客家民俗风情馆》展厅陈列傩面展柜,旨在唤醒大家的保护意识,使之不至失传。

(责任编辑:三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