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文论集锦 > > 正文 >

闽西北罕见的“过半年”民俗

2012-04-11 16:44 | 刘晓迎 傅春旭 |

在闽赣两省三县(福建建宁、宁化县,江西广昌县)交界处的中畲村,千百年来与民众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节俗中,有一个奇特的“过半年”习俗,它以其特殊的日子、过半年和祭祀祖先相融合的内容及形式,与这里三县四乡(建宁县、宁化县、江西广昌县及建宁县客坊乡、黄埠乡、宁化安远乡、广昌县唐坊乡)周边十里八村的民众共同走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每年农历6月18日“过半年”活动载体作用下,各家各户,扎门彩写对联、打糍粑蒸年糕、捉田鱼拣田螺、点香烛祭神祀、放鞭炮迎友客、杀牲畜祭祖先、宴宾客请大戏,隆重的活动和场面已成为山村民众不可或缺的过节形式。然而,由于地处僻远、交通不畅等原因,人们对它的了解甚少,奇特的年俗鲜为人知。改革开放后,随着山里人走出大山融入现代社会,村里“过半年”习俗逐渐被外界知晓。为了使这一罕见的年俗被人认识,引起各界重视,并使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被淹没,笔者深入调查写作这份报告,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中畲村的人文社会背景概况

 

    众所周知,特定的生态环境对于现实的一切都有着特定的作用,就象大自然中动植物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生态环境一样。同样,人类节俗的产生、发展也有其特定的生态环境,只不过节俗的生态是以人文社会为背景。在对中畲村“过半年”习俗的调查中,也发现人文生态对其“过半年”习俗的产生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因此,在对中畲村节俗全面介绍之前,简略介绍中畲村的人文社会情况。

 

(一)自然地理情况

 中畲村位于客坊乡西南部闽赣两省的结合部,距乡政府12公里,距县城50多公里。是通往宁化县安远乡、江西广昌县唐坊的必经地,距二者之间40里左右。海拔高度790米,属高海拔寒热村落,地势高差悬殊大。年平均气温较低,拥有土地面积22417亩,山地面积19968亩,以种植水稻(单季稻)、茶叶为主,夹带少量莲籽、烟叶,五龙茶闻名遐迩。爬上五龙山顶峰,可俯视宁化和广昌县,享有“一揽众山小”之意境。[

 

(二)人口与姓氏

中畲村三百余户村民,总人口二千三百余人,村子呈腰盆状,长约500米、宽约300米。住房较集中,村里世代居住着谢、杜两姓村民,人口过千,“过半年”的习俗就在这两姓村民中传承,村里还有刘氏等其他姓氏。

 

(三)谢、杜入村开发史

1、谢氏入村

谢氏来源有三:一是出自任姓,为黄帝之后,以国为姓。二是谢氏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申伯之后。三是他姓改为姓谢。相传,黄帝之子25宗,得其姓者14人,为12姓,其中第7姓为任姓。任姓有10个小国,其中第一为谢国。周宣王时使召公营谢邑,以赐申伯,盖谢已失国,子孙亡散,以国为姓。是为河南谢氏。

《元和姓纂》载:“谢,姜姓炎帝之允(胤)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后失爵,子孙以邑为氏,称谢氏。”这支谢氏,史称谢姓正宗。谢氏得姓于河南。春秋周庄王佗九年(前688年),谢国为楚文王灭后,谢国王室后裔流落于河南境域以及山东、湖南一带。陈留(相当于今河南东至民权、宁陵,西至开封、尉氏,北至延津,南至杞县)为谢氏最早的繁衍集中地。战国时,谢姓已发展至陕西、四川等地;汉代时,谢姓播衍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山阴(今苏州)、下邳(今江苏邳县)以及九江(今江西九江市)等处。三国时,河南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陈留镇)一带是谢氏后裔繁衍生息的主要集中地。西晋“永嘉之乱”后。随着晋室南迁,陈留郡的谢氏亦大举南迁。西晋永嘉五年(311年),谢缵之子谢衡谢衡携家南渡,落籍会稽始宁东山(今浙江上虞市南),开基会稽东山谢氏一族。

唐代始,中原谢姓逐渐迁徙福建、广东等地。据古田石床《谢族家谱》载:谢成“于武德二年(619年)为唐平南守,居三山福城,不慕北土,竟为南枝。” 唐总章二年(669年)陈政率军入闽时,大批中原谢姓军士随军入闽,落籍于福建各地。

唐圣历元年(698年),虔州节度使、阳夏谢氏谢灵运的后裔谢令淮为避乱辞官携子德额及家眷120余人从江西雩州县(今兴国)择迁广昌张川际开基。谢令淮的第四世孙谢善宰为光禄大夫,“于唐元和十年(815年)再避乱携家众入闽,定居绥西(今建宁)西里元彭田社,又曰龙津坊开基。”(建宁客坊水尾村《谢氏族谱》)谢善宰的后裔分布于闽西建宁、宁化,其后又有分迁于江西广昌、广东梅县、浙江等地者。⑴中畲村《陈留谢氏族谱》(十卷)载:“由赣省广昌而入闽迁建宁里源龙津坊后遂为中谢里窠。”⑵“第一世申伯公………第五十二世合淮公,字泰江,任虔州节度使,徙于都平林……第五十五世谋贵公妻李五娘于唐宪宗元和十年由于都白水镇迁建邑里源龙津坊。生子三,长善宰……”由上可知,谢氏在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6年)即开基中畲村。

2、杜氏入村

杜姓出源有四:一是杜氏出自祁姓,为帝尧之后,以邑名为姓。二是杜氏为上古杜康之后。据《世本》载,黄帝时,杜康善于造酒。他的后裔以杜为姓。三是其他姓族改姓杜。四是少数民族中有杜姓。大多数汉族杜姓以帝尧裔孙刘累后裔杜伯为得姓始祖。杜姓最早的发源地在今陕西西安一带。春秋战国时期,杜伯后裔已有徙居楚、鲁等国的。西汉时汉武帝将豪门望族迁徙关外,杜氏被朝廷强迫迁徙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魏晋南北朝时,杜氏族人为了避战乱大举南迁,其先后徙居于湖北之襄阳、襄樊,四川之绵竹、成都及浙江之钱塘等地,并且繁衍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唐末杜让能任山南节度使,因战乱避居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元代时,杜让能的裔孙杜仁为避战乱又从山阴迁居福建同安安仁里马銮乡,为马銮杜姓开基始祖。明初,杜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杜姓在长期的迁徙和发展中形成的郡望地有:京兆、襄阳、濮阳;主要堂号有:诗圣(或称少陵)、京兆等。如今,杜姓在中国姓氏人口中列第53位,,约占全国汉族总人口的0.40%。

宋代,杜天启从邵武迁居建宁。据宁化安远(杜家)《杜氏族谱》载,该支杜氏以杜显为始祖。杜显居福建的邵武。传至杜天启时才从邵武迁居建宁。杜天启有3个儿子:长子杜时发于南宋宝佑年间(1253~1258年)从建宁迁居宁化浣溪(今宁化杜家)。次子杜时和居中畲。第三子杜时达迁居江西丰城。⑶由上可知,杜氏族人于宋代由邵武迁居建宁中畲村。

 

二、中畲村“过半年”由来的四大传说

 

1、传说在唐代黄巢起义时,起义军入闽经过中畲村时,当地的老百姓纷纷逃亡外出。中畲村谢姓和杜姓两姓人集中逃亡在外三年,他们在外期间,没有安心地庆祝过一个传统节日,回到中畲,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庆祝庆祝,想和春节一样。一来庆祝平安回家,二来祈求上天保佑今后的日子顺顺当当。他们回来的时间正值农历六月,刚好是一年的一半,如是有人提议,大家做好准备,在六月十八这一天“过半年”纪念避难后平安回家。从此以后,每年的六月十八日,中畲的谢、杜两姓都“过半年”举行庆祝活动,此风俗一直得以流传,而同村其他姓氏的村民则无此习俗。

2、相传南宋年间,天下大乱,无恶不作、烧杀抢掠的番兵(村里老人说,番兵也叫西兵)长驱直入,直逼中畲村。中畲村村民为了一方安宁,自发成立了民间武装组织,在村子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高山上构筑了防卫的山寨和瞭望台,山寨上挖掘了掩体、放置了大量的石头和滚木,还建立了火枪队、弓箭队,设立了暗哨。番兵在遭遇了中畲村民的多次顽强抵抗后,调整战略战术,改白天进攻为深夜偷袭,但还是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战事一直拖到了年关。农历腊月三十,村民们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过除夕吃年夜饭,防御的心理松懈了。夜半时分,突然火光冲天,杀声四起,村子被窥视已久的番兵攻陷了。由于原先组织较为严密,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撤离暗号,虽然村子失陷了,但大部分村民都撤了出去。天无绝人之路,好人一生平安。第二年农历6月18日这一天,被番兵打散了的村民不约而同地回到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大家久别重逢,悲喜交加,感慨万千,于是村中长老提议:去年过年村子被可恶的番兵抄了,今天平安回归,真是可喜可贺,今天大家就补过一个年吧。大家一致表示赞同。从此,中畲村就有了农历6月18日“过半年”的习俗,而且一直流传至今。

又,南宋末年,谢姓有谢五郎者,为县镇将,杜姓有杜十勇十兄弟。时值天下大乱,又近年关,蕃兵进犯中畲,谢五郎、杜十勇兄弟率领乡亲与蕃兵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兵,中畲乡亲战败,杜家十兄弟壮烈牺牲。谢五郎率领乡亲撤到村后的五龙山,挖山筑寨,把大石长木抬上山寨,如果蕃兵一到,寨上就推石滚木,抵御蕃兵。这样坚守到第二年农历6月18日,村里人不少一人全部回到村里。久别家园,又平安归来,大家自有一番感慨。村中长老说,去年没在在家过年,今天是个好日子,大家补过去年的年吧。这一提议得到大家的赞成。于是过半年的习俗一直传承至今。⑷

3、相传明朝中期,福建广受倭寇侵扰,中畲村杜、谢两姓能人志士带领族人奔赴前线,用鲜血捍卫了祖国领土完整。多年后,当将士凯旋而归,族人广邀宾朋,大摆功宴,考虑到将士多年未回家过年,遂按过年习俗,每家贴春联、杀牲畜、祭祖先。由于当时刚好是农历六月,已过半年,“过半年”习俗从此流传下来。

又,相传中畲村张公岭姓杜的兄弟二人,因在田边劳动,不知倭寇进村扰乱的情况,快到午时回家时发现所有村民不见,兄弟心生一计,说:“肯定是坏人进村,村民上山进寨了。”这时他们还没被坏人发现,上山进寨是来不急了,想强行上山肯定是凶多吉少,兄弟俩只有虎口逃生,改路逃命,远走他乡了。就这样与亲人不告而别,走到老远老远的地方逃命,从此与亲人隔绝,家人盼子心切,每日都到庙上祈祷:“西兵坏人黑心肠,害的阿哥逃他乡,菩萨神灵多保佑,早日平安回家乡。”有一天,盼望许久的亲人终于回家了,消息传出后,大家奔走相告,前来看望的亲朋好友、邻里乡亲络延不绝,大家十分高兴,说:“老天真有眼,保护你们兄弟俩平安回家,真是天大的喜事。”兄弟两人也激动的流下了眼泪,为了感谢亲朋好友,邻里乡亲这么多年的盼望和关心,我们兄弟俩逃难那年连年都没有过,明天就是六月十八日,是个吉祥的日子,刚刚好是半年,我们也没有什么来答谢大家,就叫家人通知这些朋友,明日到我们家里来“过半年”或吃亲,也有的说那就算是十八节吧。十八日这天就象过年一样,门上、柱子上写红对联,扎门彩,点香灯,放鞭炮,杀猪,并把猪头放在神桌上奉祭,杀鸡杀鸭,打糯糍,把家里最好的菜和自己酿好的酒娘都拿出来吃,这场面比过年还热闹,从此中畲“过半年”这个传统节日一直沿袭到现在。

4、清同治三年大反,“长茅”进村,逼得乡亲们背井离乡,第二年农历6月18回来了。大家说,去年没得年过,今天团团圆圆过个年。还有人说,是西兵打到这里,乡亲们全部跑到五龙寨上,一直坚持到第二年,西兵退去,农历6月18大家回到村里,重新补过了一个年。⑸

 

三、“过半年”习俗的由来

 

一种民俗的产生、形成、流传、改变或消失,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迁徙或生活环境的变化,改朝换代的动乱不安,民族间的接触交往与影响,生活习惯和心理的需要,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改变,统治者的倡导和贬斥,社会的趋附与扬弃,与外界隔绝或往来,等等。中畲村“过半年”习俗的产生、形成、流传与演变亦不例外,主要是改朝换代社会动荡不安、生活环境被动改变所致,即南宋末元兵南下追杀、村民抵抗避外、过年习俗打断、重新满足过年心理而形成了“过半年”习俗,并延续至今。

由“过半年”四大传说来看,发生的年代分别是在唐末、宋末、明中晚期及清晚期,具体来说,唐末的传说不太可能,因为故事的主角之一杜姓在唐末时尚未迁入中畲村。明中晚期的传说虽然主角谢杜两姓不是问题,但故事中的对手换为倭寇或西兵,主角谢杜或外出抵抗,或村庄被围杜姓俩兄弟逃走多年后回来庆祝,这“过半年”习俗的形成不太具有完全的说服力,如故事中主角杜姓俩兄弟,谢姓没有,但习俗谢姓亦承传,还有谢五郎庙的设立等等。清晚期同治年间发生的“长茅”围村、村民外避传说,这一时期,太平天国曾七次入闽,所入闽之关隘多走中畲“闽赣古驿道”,村民抵抗“长茅”(太平天国军队)不了,外出避让而后习俗产生,可能性有,但不见得只在中畲村谢杜两姓范围内承传。由此,此习俗产生的极大可能就只剩下南宋末的元兵南下、村庄被围、村民躲避无法过年,最后补年而产生“过半年”习俗并流传至今。对此,笔者对习俗发生在南宋末有以下推论:

其一,符合改朝换代社会动荡的历史动因。

景炎元年(1276年)“文天祥丞相护赵昰、赵昺二帝御驾南征,由南剑州赴汀州,经归化时谒显应庙留有题咏。翌年元月,元兵攻汀州,文天祥兵败。三月,汀属宁化、清流归属元朝。”⑹、“景炎元年(1276年)文天祥丞相随赵昰、赵昺二帝御驾南征,由南剑州赴汀州,经明溪驻明溪驿馆(今明溪城关,俗称“皇帝殿”),文丞相谒显应庙留有题咏。”“景元二年(1277年),赵昰赐夏阳渔帘为‘御帘’村名。文天祥题村名诗;为紫云台均山庙题匾‘显盖紫云’又为归下里宝山庵题‘正大元帅’等匾额字。”⑺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南逃进入三明建宁等地界,伴随末代皇帝南征的则是来势凶凶的元兵(村民称蕃兵或西兵),由赣入闽首当其冲的则是包括闽赣两省交界的几个关隘,中畲村就是其中一个,地理位置处于古驿道,距江西广昌的唐坊仅四十华里。

其二,五龙寨等遗址的发现是习俗产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证。

五龙寨位于中畲村的对头岭,海拔1139米,山寨建于五龙山高岗上,方圆不到三万平方米面积,寨墙由巨大的块石磊砌,又处于险要地势,使山寨易守难攻,是当地乡民避难暂居的乡间堡垒。类似的山寨仅建宁与广昌、南丰、黎川等交界一带就有四百多处,现今仍可看到的山寨遗址还有羊角寨、东山寨、大脑寨、罗仔寨、鸡公寨等,大多只剩下山寨石门与寨墙基等。据客坊乡外坊《刘氏族谱》记载,五龙山寨始建于梁开平二年(904年),距今约1100余年历史。山寨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137米,四周寨墙均系巨石磊成,墙高16米,宽3米,三个寨门皆条石砌就,建筑十分壮观,是中畲、水尾、源头、坳头等地乡民躲避寇匪保全生命财产的乡间堡垒。⑻

其三,谢伍郎庙的设立,是习俗延续至今的信仰所在。

中畲村范围不大,从村头走到村尾不到10钟,在一处村边,有一个小庙,十分的不起眼,当地的村民告诉我,庙里供奉的神像就是当年率村民抵抗番兵的谢伍郎。相传当年大年三十晚,中畲村遭遇番兵的偷袭,谢家谢伍郎与杜家杜十勇十兄弟率领全村民众浴血抵抗,因放松警惕及寡不敌众,杜家十兄弟全部战死,谢伍郎率领剩余的村民退守五龙寨,直到第二年农历6月18才回到村里,才有了后来的“过半年”习俗。村民们为了纪念谢伍郎,就在村边建起伍郎庙。伍郎庙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进入庙内,靠里一排神像,谢伍郎神像及二位夫人俱是鎏金神扮,神像不大,边上一个石碑却是高大得多,右中是“福德正神”,正中为“本坊福主谢伍郎君之神位”,左中有“二位夫人”刻字。望着布置十分简单的伍郎庙,我不由十分感慨,当年的谢伍郎是如何的神勇,深受村民的爱戴,所以有了神庙,因为伍郎是村民的保护神。村民告诉我,伍郎庙每年都有祭祀,“过半年”时更是香火不断,只是现在冷清了不少。

 

四、“过半年”习俗的传承与演变

 

“六月十八日,中畲村有过半年的风俗,如同过春节”。⑼这是《建宁县志》中对中畲村“过半年”习俗的记载。那么,中畲村“过半年”习俗原来是怎么热闹的,真的如同过春节吗?

“六月十七这一天,各家各户全部换上新的对联,家家户户搞好卫生,张灯结彩迎接‘过半年’,村里还会请外地的戏班前来演出。六月十八这一天,村里敲锣打鼓、鞭炮齐呜,参加聚会主要来宾有本省、江西省、本县、宁化县、江西广昌县及本乡黄埠乡、宁化安远乡、广昌唐坊乡,俗称二省三县四乡,特别是周边十里八村的村民都会蜂涌而至。六月十八日中午是‘过半年’大餐时间,只要是来‘过半年’的客人都会受到热情的接待,吃的东西全部是当地自产的。主要食物有糯米糍粑、闽笋、小鱼干、香菇、鸭子、田螺及自酿的米酒等。”⑽ 这是一个叫达芳的作者对“过半年”的描写。从这里可以知道,节前就已准备,如做卫生,清洁门窗墙壁、厨房桌椅等,来一次全新的大扫除;再如张灯结彩,家家户户不仅都挂上大红灯笼,“还有一个文雅的习俗,即对对联、作诗或作答谢词。六月十七日一大早,主人便在自家大门右侧墙壁贴上热情洋溢的‘迎宾词’,有的人家则在大门右柱上题写了上联,厅堂正中摆放着一张八仙桌,桌上置备了笔、墨、纸、砚和烟、茶、果点。客人一上门,便被迎进厅堂,一番嘘寒问暖之后,宾客们便一边就着果点吸烟、茗茶,一边构思对联或答谢词了。一旦对联对上了、诗或答谢词作成了,主人便连声道谢,敬上好酒,燃放爆竹,隆重地把对联贴到大门右柱上,将诗张贴到厅堂东西墙壁上,答谢词则贴到了大门右壁上。”⑾

“夜里,从江西请来的戏班登台演出,村里老老少少都涌到村里大坪上,听那极富韵味的戏文,在耳朵边环绕。不管听得懂,听不懂,都竖起耳朵,伸长脖子,听得津津有味。像这样的演出,一般要持续三天。第二天,天还没亮,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宰猪,有的杀鸡,还有的打糍粑……男主人大声招呼远到的客人,小商小贩大声吆喝推销商品,小山村顿时热闹非凡,年味十足。中午时分,鞭炮响起。开席啦!大伙开怀畅饮,来者都是客,常常是吃完东家吃西家,出了谢家进杜家,尽管放开肚皮,尽情地吃喝。每家每户,设的是流水席,摆上三五张桌子,菜却准备了八九桌。那边客人刚走,这边又迎来了新客,于是换上碗筷,端上热菜,举起酒杯,继续喝住。酒量差的,早早上床休息,酒量好的,夕阳西下时,依然频频举杯,喝酒,划拳,直到烂醉如泥,歪歪斜斜地睡去”。⑿

由上述介绍来看,古老的“过半年”习俗是十分热闹的,首先是各家各户卫生大扫除,俗语说的“除旧迎新”;再者,准备当地的吃食,如笋干类、淹汁类如豆干酸菜等,全部都是自产的;除了杀牲做豆腐外,打糍粑蒸年糕,还下田捉鱼拣田螺。在精神文化方面就讲究的多,扎门彩写对联、点香烛祭神祀、放鞭炮迎友客、宴宾客请大戏,其隆重的活动场面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爽劲感又回到乡民感觉上来,这就是古老的“过半年”。

一条水泥路面的小街穿过一分为二的山村,两旁新耸立的楼房处处透着新时代的到来,以往的街面土路,晴天尘飞扬、雨天烂泥沾的景象早已被人们淡忘,村中的居民已没有旧时一家人在一起乐融融的情景,只剩下妇女老人和儿童。改革开放后新时代的到来不可阻挡,那么山村中的“过半年”又是如何延续的呢?

“仰祖绩宗功和番安邦光兴宋室社稷,冀后辈来者经文纬武报效乡关国家”、“嘉节半年欣逢盛世歌伟业,民俗千秋喜迎贵客话团圆;”、“八闽有僻地传承千秋民俗,半年不夜天拓展百代宗风”这是中畲村2010年“过半年”时村民的门联内容,由上就可看出中畲村现在“过半年”的风采。2011年的“过半年”,笔者来到中畲村,今年虽然只是平常的“过半年”,村中仍按照以往的习俗进行,田里放水捉鱼拣田螺,村中杀猪做豆腐,家家户户大扫除,临近中午,四乡八村的亲朋好友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纷纷来到中畲村,有朋不远外地来,村民就会放鞭炮相迎,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各家的厨房内不时飘出诱人的香味,真有一股“过年”的感觉。直到上桌就坐,品尝着山乡自产的特有菜肴风味,耳听着闽赣边界特有的方言,一种逃脱尘世的感觉悠然而生,出西家,进东家,全村都沉浸在“过半年”的氛围中。其实,与从前相比,“过半年”还是有相当大的异同。

“村民杜太和说,每年‘过半年’,在外工作、学习的村里人都回到家乡,出嫁的女子带着丈夫孩子,也回娘家拜年探亲。走在街上,我们就遇到好多个背着大包小包的年轻人,一打听,都是在附近县城工作、生活的中畲人,回来过年来啦。据说,就算那些远在他乡打工的中畲人,在这一天也会约上老乡、朋友,好好地吃上一顿,当作是过年。”⒀“村主任说,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去外面打工经商了,过半年大都没有回来,客也难请了,过半年的气氛比起往年冷清多了,原来过大年像办喜事一样要大闹几天,现在这种情形是很难有了。”⒁

一年过两个年,有着近千年历史、奇特的“过半年”习俗就将要消亡了吗?

2010年,中畲村所在地的客坊乡政府,格外关注着“过半年”的消失与兴起,对此他们开始挖掘“过半年”的文化内涵,不但组织了摄影赛、莲子赛、赏花节等客坊中畲“过半年”系列活动,还把这奇俗向外推介,并把“过半年”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申报。作为响应,建宁山鹰户外热情地向各地发出邀请,期待省内外各驴友的参与。时下,建宁中畲一座深藏于大山的古老村落;“过半年”,一个从古老故事里走来的节日,已闻名闽赣边界周边。

村民告诉我,平常熟视无睹的景象如古村木屋、小桥流水、荷花摇弋等特别受城里人喜欢,去年的“过半年”村里就来了许多的“生面孔”,带着不同颜色的各式帐篷,铺陈在村口的小道上,金黄色的稻田,翠绿的荷塘,与红绿相间的帐篷相映成趣,构就了山村一道亮丽的风景!谁说传统节日过时了、太土气了?代代相传的、浸润着祖辈深深烙印的“过半年”习俗不会轻易消失,集边贸交易、产品交流、观光旅游、传统戏曲、特色游艺于一体的 “过半年”,将会迎来新的“过半年”、新的文化内涵、新的延伸与发展。

 

 

 

注释:

⑴《三明姓氏考略》海峡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P597

⑵建宁县中畲村《陈留谢氏族谱》1993年版“十修新序”P2

⑶《三明姓氏考略》海峡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P1438

⑷⑸《建宁文史资料》第二十期,2005年版P142

⑹《三明市志》方志出版社2002年版P15

⑺《明溪县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P9

⑻《建宁客家山寨与传统节日》三明侨报2011年6月陈芳庭

⑼《建宁县志》1995年版

⑽《建宁客家风俗“过半年”》客家研究网站,作者达芳2010年10月

⑾《别样的年味》作者白云2010年7月

⑿《客家奇俗——过半年》三明日报2010年9月3日王华耀 陈晓星 吴文婷

⒀《客家奇俗——过半年》三明日报2010年9月3日王华耀 陈晓星 吴文婷

 

⒁《探访中畲村》宁江炳2007年

(责任编辑:三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