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三博动态 > > 正文 >

5·18活动||三博观展——《三明古廊桥》

2020-05-18 17:00 | 三明市博物馆 |

        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三明市博物馆为迎接国际博物馆日,准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年精彩的博物馆之旅吧!

三明古廊桥
廊桥,又称屋桥、风雨桥,是指在桥面上盖廊屋的桥梁,有木拱、木平梁、石拱之分。其中木拱廊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梁木穿插的特殊而巧妙的结构形式被誉为古典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如今在我国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被人们称为“活化石”。目前,古廊桥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等地的山区。
三明地处闽西、闽西北,是中国现存古廊桥较集中地区。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全市境内仍完好保存有115座风格各异的古廊桥,其中,建宁县3座,沙县8座,三元1座,大田县16座,泰宁县16座,将乐县15座,明溪县12座,宁化县11座,清流县13座,尤溪县9座,永安11座。
三元
楼前凤凰桥〔清代,莘口镇楼源村楼前自然村〕
始建于清乾隆时期,1945年重修。该桥为廊屋桥,木构,单拱平梁,朝向南,桥东西横跨楼源小溪之上,东西长18.8米,桥南北宽7.4米。廊屋面阔三间,进深四柱,迎水面设有神龛。西端桥头为正顺庙,庙面阔五间,进深六柱,正厅设四根金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歇山顶,供奉谢佑。
沙县
渔珠石镇桥〔清代,高砂镇渔珠村西·县文物保护单位〕
单孔石拱廊屋桥,桥身南北走向,桥面长24.49米,宽5.3米,净跨8.53米,距水面7.13米。廊屋面阔11间,进深4柱,抬梁穿斗式结构,中亭为悬山顶。随脊檩下皮墨书“清道光甲申年(1824年)重修”字样。两侧设座椅,2005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宁
程家廊桥〔清代,黄埠乡黄埠村程家自然村〕
始建于清代。该桥为石墩木梁廊桥,东西走向,跨于都溪支流的友兰溪上,桥长50米,宽4.6米,四墩三孔。花岗岩石砌桥墩,桥墩上以原木纵横叠架八层,再架两层木梁,横跨于桥墩间。桥地面为鹅卵石铺设,桥屋为悬山顶,面阔22间,进深6柱,抬梁式构架。桥南、北两侧设置挡雨板,挡雨板内设有朝天栏杆,供路人小憩。桥屋北侧中心设有神龛,供奉北极玄天真武祖师。保存较完好。
明溪
原厝坑高平廊屋桥〔清代,城关乡下汴村原厝坑自然村〕
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文革前后各修缮一次。单孔石拱廊屋桥,东西走向,全长约25米。桥屋二层,通面阔22米,通进深4.4米,桥屋高6.6米,总面积103平方米。桥屋中心点顶有一四方斗拱,桥头南侧二楼有一祭祀厅,面积约35平方米。
泰宁
仕坑仁寿桥〔元代,下渠乡大坑村仕坑自然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仁寿桥始建于元延佑元年(1314),明弘治元年(1488)、清嘉庆十六年(1811)重修。桥三墩两孔,南北走向,坐西朝东,由桥墩、桥拱、桥屋、桥龛等组成,桥长26.55米,宽4.63米,拱券矢高3.8米,建筑面积122.9平方米。桥墩用大块的赤色砂岩叠砌制成船形,分水尖面向来水。桥墩之间用杉木叠成“井”字。桥屋为重檐歇山式屋顶,面阔八间,进深四柱,抬梁式木构架。桥南北两端八字开,建有牌楼,檐下出二跳斗拱承托屋架。桥东西两侧设美人靠和雨披,桥西侧中间设神龛,供奉观音、杨公等神像。1995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尤溪
豪峰廊桥〔清代,汤川乡黄林村豪峰自然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历经火毁、水冲,于清道光四年重修。单孔廊屋桥,桥南北走向,廊屋全长约20米,宽约7米,拱宽约5米,矢高约4米,桥基用不成形的山石垒砌拱成,显得古朴典雅。面向来水方向,有一神龛,供有观音神像。廊屋8开间,进深4柱;屋面有三个凸起的歇山顶装饰作用的小屋顶。

林源水尾廊桥〔清代,管前镇林源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清晚期。廊桥东西走向,廊桥长约27米,宽5米,面阔9间,进深4柱,桥面离水面约10米。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廊桥横跨林源村的青印溪之上,用毛石磊砌金刚墙,后用原木叠架出挑成为木伸臂廊桥,再用10根大口径优质水杉直架横跨作桥梁,上铺木板成桥面。
清流
江坊廊桥〔清代,长校镇江坊村〕
又名“会龙桥”,始建于清代,曾有两次修缮。坐西北朝东南,宽为5.1米,长为25.1米,双孔木伸廊桥。桥墩为石构。桥面阔七开间三楼,抬梁式结构,四柱三架梁,悬山顶两面坡,梢间及中心间各起一楼,下设神龛,桥下两岸建金刚腿,中间一石砌桥墩,迎水面又风水尖。桥两端装雨披,边柱上搭木板为座板,外设栏杆,檐下两侧有遮风板。
宁化
杰家湾廊桥〔清代,安远乡厚溪村〕
始建于清代。伸臂式加柱支撑的木构平梁廊桥,悬山顶。东西走向,通面阔24.5,通进深7.88米,总面积193.5平方米。面阔5间,进深4柱,两侧有穿柱栏杆作座椅,檐下均有风雨挡板,地面以木板铺设。石孔采用凿面条石镶边,纵联法砌置并起券,金刚墙处用乱毛石垒砌。西面建有屋桥管理房。
永安
贡川会清桥〔明代,贡川镇集凤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拱木廊桥。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桥呈西南至东北走向,横架于胡贡溪上,两墩三孔,来水面设分水尖。建筑面积287平方米,两侧丹霞石金刚墙。桥面木构廊屋,面阔十三间,进深四柱,五架抬梁式,两侧设挡雨板,来水面设神龛,供奉“真武大帝”。2001年公布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田
桃源流泗桥〔明代,桃源镇兰玉村〕
流泗桥位于大田县桃源镇兰玉村。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后经康熙年间和民国时期先后两次修建。桥为木结构风雨桥,桥长42.2米,宽7.5米,桥屋的中央设神龛供奉,两旁设有鹅颈椅,外搭遮雨蓬,河中央用条石砌成船形桥墩。
将乐
下张源花桥〔清代,余坊乡周厝村下张源良种场〕
桥身东北至西南走向。由廊屋、石拱桥二部分组成。廊屋面阔十间、宽28.5米,进深四柱、深3.5米。穿斗式结构,歇山顶。石拱桥净跨11米,高5.3米,用凿面毛石纵联法垒砌。1993年维修。
三明古廊桥古朴端庄,造型优美,结构形式集亭、台、楼、阁于一身,那一座座凝聚了古代巧匠智慧的廊桥,横跨溪涧深谷,仪态万方,如一道道彩虹连接着古道与村镇,传递着古老文化和丰厚民俗,寄托着偏远乡民对天堑变通途的美好向往,特别是与廊桥一同产生并保存下来的廊桥墨书、桥碑文字、桥记、桥匾书等,承载了梁桥史、民间文化史,沉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三博)